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修订《关于出口商品配额分配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7:47:06  浏览:867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修订《关于出口商品配额分配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关于修订《关于出口商品配额分配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1996年12月19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各部委直属总公司:
我部颁布的《关于出口商品配额分配的若干规定》(〔1995〕外经贸管发字第761号)实施近一年,根据各地实际执行情况,以及出口商品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变化,我部对部分出口商品配额的分配标准进行了适当调整(详见附表),请各地外经贸主管部门、各部委直属总公司在进行配额的二次分配中认真执行,将分配结果及时上报我部,并抄送各有关进出口商会和各发证机关。

附件:经营企业数量和最低分配标准明细表
----------------------------------------------------------------------------------------------
| 商品名称 | 商品单位 | 经营企业家数 | 每家企业的最低分配量 |
|--------------------|----------------|--------------------|----------------------------|
| 豆粕/豆饼 | 吨 | 10 | 5000 |
|--------------------|----------------|--------------------|----------------------------|
| 花生果 | 吨 | 8 | 500 |
|--------------------|----------------|--------------------|----------------------------|
| 花生仁 | 吨 | 10 | 1000 |
|--------------------|----------------|--------------------|----------------------------|
| 锯 材 | 立方米 | 6 | 500 |
|--------------------|----------------|--------------------|----------------------------|
| 钢 材 | 万吨 | 5 | 0.5 |
|--------------------|----------------|--------------------|----------------------------|
| 废 钢 | 万吨 | 5 | 1 |
|--------------------|----------------|--------------------|----------------------------|
| 生 铁 | 万吨 | 5 | 0.5 |
|--------------------|----------------|--------------------|----------------------------|
| 钨 铁 | 吨 | 3 | 200 |
|--------------------|----------------|--------------------|----------------------------|
| 焊 锡 | 吨 | 8 | 100 |
|--------------------|----------------|--------------------|----------------------------|
| 锡 锭 | 吨 | 5 | 100 |
|--------------------|----------------|--------------------|----------------------------|
| 水 泥 | 万吨 | 10 | 2 |
|--------------------|----------------|--------------------|----------------------------|
| 锌 锭 | 吨 | 4 | 1000 |
|--------------------|----------------|--------------------|----------------------------|
| 锌矿砂 | 吨 | 2 | 3000 |
|--------------------|----------------|--------------------|----------------------------|
| 硅 铁 | 吨 | 4 | 1000 |
|--------------------|----------------|--------------------|----------------------------|
| 烧 碱 | 万吨 | 5 | 0.3 |
|--------------------|----------------|--------------------|----------------------------|
| 纯 碱 | 万吨 | 5 | 0.5 |
|--------------------|----------------|--------------------|----------------------------|
| 四环素 | 吨 | 8 | 12 |
|--------------------|----------------|--------------------|----------------------------|
| 维生素C | 吨 | 5 | 40 |
|--------------------|----------------|--------------------|----------------------------|
| 食 糖 | 吨 | 5 | 3000 |
|--------------------|----------------|--------------------|----------------------------|
| 高 粱 | 吨 | 5 | 2000 |
|--------------------|----------------|--------------------|----------------------------|
| 荞 麦 | 吨 | 4 | 500 |
|--------------------|----------------|--------------------|----------------------------|
| 薇菜干 | 吨 | 5 | 20 |
|--------------------|----------------|--------------------|----------------------------|
| 栗 子 | 吨 | 3 | 320 |
|--------------------|----------------|--------------------|----------------------------|
| 水煮笋 | 吨 | 6 | 200 |
|--------------------|----------------|--------------------|----------------------------|
| 梭子蟹 | 吨 | 6 | 100 |
----------------------------------------------------------------------------------------------
续表
----------------------------------------------------------------------------------------------
| 商品名称 | 商品单位 | 经营企业家数 | 每家企业的最低分配量 |
|--------------------|----------------|--------------------|----------------------------|
| 盐水蘑菇 | 吨 | 5 | 500 |
|--------------------|----------------|--------------------|----------------------------|
| 蘑菇罐头 | 吨 | 6 | 500 |
|--------------------|----------------|--------------------|----------------------------|
| 芦笋罐头 | 吨 | 6 | 200 |
|--------------------|----------------|--------------------|----------------------------|
| 冻兔肉 | 吨 | 4 | 300 |
|--------------------|----------------|--------------------|----------------------------|
| 烟花爆竹 | 吨 | 7 | 400 |
|--------------------|----------------|--------------------|----------------------------|
| 桐原木 | 立方米 | 2 | 500 |
|--------------------|----------------|--------------------|----------------------------|
| 桐木板材 | 立方米 | 4 | 500 |
|--------------------|----------------|--------------------|----------------------------|
| 薄荷脑油 | 吨 | 2 | 20 |
|--------------------|----------------|--------------------|----------------------------|
| 地 毯 | 万平米 | 10 | 0.5 |
|--------------------|----------------|--------------------|----------------------------|
| 半 夏 | 吨 | 3 | 5 |
|--------------------|----------------|--------------------|----------------------------|
| 当 归 | 吨 | 5 | 5 |
|--------------------|----------------|--------------------|----------------------------|
| 枸 杞 | 吨 | 5 | 10 |
|--------------------|----------------|--------------------|----------------------------|
| 党 参 | 吨 | 3 | 10 |
|--------------------|----------------|--------------------|----------------------------|
| 黄 芪 | 吨 | 5 | 5 |
|--------------------|----------------|--------------------|----------------------------|
| 虫 草 | 公斤 | 3 | 500 |
|--------------------|----------------|--------------------|----------------------------|
| 肝素纳 | 公斤 | 5 | 50 |
|--------------------|----------------|--------------------|----------------------------|
| 卫生纸 | 吨 | 2 | 100 |
|--------------------|----------------|--------------------|----------------------------|
| 苇及苇制品 | 万美元 | 1 | 500 |
|--------------------|----------------|--------------------|----------------------------|
| 糠 醇 | 吨 | 3 | 200 |
|--------------------|----------------|--------------------|----------------------------|
| 糠 醛 | 吨 | 3 | 200 |
|--------------------|----------------|--------------------|----------------------------|
| 硅锰合金 | 吨 | | |
|--------------------|----------------|--------------------|----------------------------|
| 磷片石墨 | 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板栗指对东南亚出口方式。对日出口仍按《关于下达1994年主动配额管理商品出口配额的通知》
(〔1994〕外经贸管发第64号)中的有关分配规定进行分配。对硅锰合金、磷片石墨出口,外经贸部另有规定,其出口配额由外经贸部直接下达给各出口企业。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2年10月25日 财综〔2002〕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林业(农林)厅(局),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78号)的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

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78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属于政府性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结转下年安排使用。
  第三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征 收

  第四条 凡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各项建设工程需要占用、征用或者临时占用林地,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批准的,用地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向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预缴森林植被恢复费。
  第五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预收森林植被恢复费:
  (一)占用或者临时占用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以下简称“重点林区”)林地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单位负责预收。
  (二)占用或者征用除重点林区以外林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预收。
  (三)临时占用重点林区以外林地的,由县、地(州、市)、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2号)规定的审批权限负责预收。其中,属于国家林业局审批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预收。
  第六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按照恢复不少于被占用或征用林地面积的森林植被所需要的调查规划设计、造林培育等费用核定。具体征收标准如下:
  (一)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苗圃地,每平方米收取6元。
  (二)未成林造林地,每平方米收取4元。
  (三)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每平方米收取8元;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地,每平方米收取10元。
  (四)疏林地、灌木林地,每平方米收取3元。
  (五)宜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每平方米收取2元。
  城市及城市规划区的林地,可按照上述规定标准2倍收取。对农民按规定标准建设住宅占用林地,在“十五”期间暂不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
  第七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按照财务隶属关系使用财政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政府性基金票据。

第三章 缴 库

  第八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按照预算收入级次上缴国库。
  (一)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委托单位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全额缴入中央国库。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全额缴入同级地方国库。
  第九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实行就地缴库办法。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后,自取得收入之日起3日内就地缴入同级国库。
  第十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在办理缴库手续时,应填制一般缴款书,并填列“基金预算收入”科目中第84类“农业部门基金收入”第8409款“森林植被恢复费收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委托单位在缴款书的“收款单位”栏填写“财政部”,“预算级次”栏填写“中央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林业主管部门按同级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填写。
  第十一条 占用、征用或者临时占用林地未被批准,有关林业主管部门需要将预收的森林植被恢复费退还用地单位时,应当由有关林业主管部门汇总实际发生的退还金额,并附有关证明材料,按照财政部规定的退库项目,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办理森林植被恢复费退库手续。

第四章 使用管理

  第十二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林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包括调查规划设计、整地、造林、抚育、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资源管护等开支,不得平调、截留或挪作他用。
  第十三条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委托单位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纳入中央财政预算管理。其中:占用或者临时占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管理的林地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列入中央本级支出预算,用于大兴安岭林区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占用或者临时占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森工集团管理的林地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列入中央补助地方专款预算,用于有关森工集团管理林区范围内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管理。其中:省、自治区集中用于全省(自治区)范围内异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比例不得高于20%;通过省、自治区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返还被占用或征用林地所在地县、地(州、市)级财政,用于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比例不得低于80%。直辖市集中用于全市范围内异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比例可高于20%。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商林业主管部门制定。
县、地(州、市)级林业主管部门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全部用于本区域范围内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编制森林植被恢复费收支预决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并按照批准的预算以及财政部门核拨的资金安排使用。
  第十五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支出时,填列“基金预算支出”科目中的第84类“农业部门基金支出”第8409款“森林植被恢复费支出”。

第五章 违规处理

  第十六条 占用或者临时占用林地的单位和个人不按照本办法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多收、减收、免收、缓收,或者隐瞒、截留、挪用、坐收坐支森林植被恢复费,由上级或同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国发〔1987〕58号)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七条 对违反第十六条规定行为中涉及有关部门或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一律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备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国家出资企业中职务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国家出资企业中职务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法发〔2010〕49号


  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推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国家出资企业中的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时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结合企业改制的特定历史条件,依法妥善地进行处理。现根据刑法规定和相关政策精神,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关于国家出资企业工作人员在改制过程中隐匿公司、企业财产归个人持股的改制后公司、企业所有的行为的处理
  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国家出资企业改制过程中故意通过低估资产、隐瞒债权、虚设债务、虚构产权交易等方式隐匿公司、企业财产,转为本人持有股份的改制后公司、企业所有,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贪污罪定罪处罚。贪污数额一般应当以所隐匿财产全额计算;改制后公司、企业仍有国有股份的,按股份比例扣除归于国有的部分。
  所隐匿财产在改制过程中已为行为人实际控制,或者国家出资企业改制已经完成的,以犯罪既遂处理。
  第一款规定以外的人员实施该款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第一款规定以外的人员与第一款规定的人员共同实施该款行为的,以贪污罪的共犯论处。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未采取低估资产、隐瞒债权、虚设债务、虚构产权交易等方式故意隐匿公司、企业财产的,一般不应当认定为贪污;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依法构成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或者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的犯罪的,依照该规定定罪处罚。


  二、关于国有公司、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隐匿公司、企业财产归职工集体持股的改制后公司、企业所有的行为的处理
  国有公司、企业违反国家规定,在改制过程中隐匿公司、企业财产,转为职工集体持股的改制后公司、企业所有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定罪处罚。
  改制后的公司、企业中只有改制前公司、企业的管理人员或者少数职工持股,改制前公司、企业的多数职工未持股的,依照本意见第一条的规定,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三、关于国家出资企业工作人员使用改制公司、企业的资金担保个人贷款,用于购买改制公司、企业股份的行为的处理
  国家出资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公司、企业改制过程中为购买公司、企业股份,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司、企业的资金或者金融凭证、有价证券等用于个人贷款担保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或者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挪用资金罪或者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
  行为人在改制前的国家出资企业持有股份的,不影响挪用数额的认定,但量刑时应当酌情考虑。
  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或者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国家出资企业的工作人员为购买改制公司、企业股份实施前款行为的,可以视具体情况不作为犯罪处理。


  四、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渎职行为的处理
  国家出资企业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公司、企业改制或者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以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罪或者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定罪处罚。
  国家出资企业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公司、企业改制或者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给其本人未持有股份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个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的规定,以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定罪处罚。
  国家出资企业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公司、企业改制或者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给特定关系人持有股份或者本人实际控制的公司、企业,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贪污罪定罪处罚。贪污数额以国有资产的损失数额计算。
  国家出资企业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因实施第一款、第二款行为收受贿赂,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五、关于改制前后主体身份发生变化的犯罪的处理
  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家出资企业改制前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犯罪,在其不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后又实施同种行为,依法构成不同犯罪的,应当分别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国家出资企业改制过程中隐匿公司、企业财产,在其不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后将所隐匿财产据为己有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家出资企业改制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事先约定在其不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后收受请托人财物,或者在身份变化前后连续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六、关于国家出资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经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提名、推荐、任命、批准等,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应当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具体的任命机构和程序,不影响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经国家出资企业中负有管理、监督国有资产职责的组织批准或者研究决定,代表其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中从事组织、领导、监督、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
  国家出资企业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家出资企业中持有个人股份或者同时接受非国有股东委托的,不影响其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认定。


  七、关于国家出资企业的界定
  本意见所称“国家出资企业”,包括国家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企业,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
  是否属于国家出资企业不清楚的,应遵循“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进行界定。企业注册登记中的资金来源与实际出资不符的,应根据实际出资情况确定企业的性质。企业实际出资情况不清楚的,可以综合工商注册、分配形式、经营管理等因素确定企业的性质。


  八、关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贯彻
  办理国家出资企业中的职务犯罪案件时,要综合考虑历史条件、企业发展、职工就业、社会稳定等因素,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严格把握犯罪与一般违规行为的区分界限。对于主观恶意明显、社会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严重犯罪,要坚决依法从严惩处;对于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顺利完成企业改制而实施的违反国家政策法律规定的行为,行为人无主观恶意或者主观恶意不明显,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
  对于国家出资企业中的职务犯罪,要加大经济上的惩罚力度,充分重视财产刑的适用和执行,最大限度地挽回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的损失。不能退赃的,在决定刑罚时,应当作为重要情节予以考虑。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